扫扫,关注微信
一、上周回顾
1、股指表现
本周各主要指数全面下跌,具体表现为:沪深300指数下跌3.77%,上证指数下跌3.9%,创业板指数下跌6.15%,中证500指数下跌5.78%。行业方面,根据中信二级行业分类,涨幅靠前行业有渔业、林业,兵器兵装,分别上涨12.83%、7.53%、2.98%;跌幅靠前的行业有煤炭化工、电源设备和化学纤维,分别下跌7.22%、6.14%、6.03%。
2、估值水平
1)全球主要指数估值对比情况
2)A股主要估值水平
3)行业估值方面
从PE看,非银金融、食品饮料、有色金属等行业当前PE处于历史较低分位,计算机、电子等行业PE处于历史较高分位。
从PB看,建筑装饰、医药生物、建筑材料等行业当前PB处于历史较低分位,电子、汽车等PB处于历史较高分位。
二、10月份规模以上经济增加值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9%。从环比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17%。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分三大门类看,10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制造业增长4.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
分经济类型看,10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股份制企业增长5.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0%;私营企业增长2.1%。
分行业看,10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6.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1.9%,纺织业增长0.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0.7%,汽车制造业增长16.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5.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9%。
分产品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623种产品中有313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钢材11864万吨,同比下降0.9%;水泥14775万吨,下降15.8%;十种有色金属695万吨,增长2.9%;乙烯314万吨,增长11.7%;汽车327.9万辆,增长11.2%,其中新能源汽车171.0万辆,增长19.3%;发电量8002亿千瓦时,增长7.9%;原油加工量6343万吨,增长6.4%。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4%,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3245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1%。
三、市场研判
本周五A股三大指数剧烈调整,上证指数下跌逾2%,创业板指大跌逾4%。全市场超5000只个股收跌。海外方面,因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骤降至不足40%,隔夜美股上演大跳水,纳指从大涨2%转为大跌逾2%,盘中跳水幅度超过1100点。11月21日,亚太股市随后集体下行,日本日经225指数收盘大跌2.4%,韩国综合指数大跌3.79%。A股近期的调整并非突发,而是内外因素共振、预期与现实碰撞的结果。而从A股市场内部来看,市场经过前期反弹后积累大量获利盘,结构分化严重,当前市场正处于从流动性驱动转向业绩验证的关键窗口,缺乏扎实业绩支撑的情况下,任何风吹草动都易引发资金集体出逃。板块方面,除了大盘红利股稳定指数外,基本没有上涨行业,市场热点以主题投资为主,围绕区域或突发事件进行小范围炒作。
展望后市,大盘经过近期的充分调整,市场风险已经得到了相对充分的释放,短期市场或表现为震荡盘整。行业关注方面,一是短期资金避险和高低切可能延续,建议关注今年以来表现排名靠后的商贸零售、建筑、建材和家电。二是近期调整充分,景气度比较高的电子和半导体等。三是景气比高的有色,如铜铝等。四是来自于资产属性的安全边际,高股息资产仍然有绝对收益。
本文涉及对未来事件或者情况的描述、预测或观点均属前瞻性陈述,受难以预测的特定风险、不确定性、假设有效性及信息时效性等诸多因素限制,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者销售要约。读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独立判断所载内容的有效性,自主决策是否采信,贤盛投资及其雇员对读者使用本公众号及其内容开展投资行为等活动造成的结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