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扫,关注微信

所在位置:首页 > 贤盛思享 > 贤盛视点

数据眼看投资‖公司篇——【华峰氨纶】

来源:贤盛投资 发布时间:2018-12-09 16:39:00

一、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华峰氨纶设立于1999年,本部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华峰集团控股企业。公司专业从事氨纶纤维的生产、销售和技术开发。

公司目前拥有氨纶产能12.5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是中国氨纶龙头企业,市占率约 20%。公司10万吨产能投产后,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地位也将进一步彰显。


2、公司业务:氨纶

公司产品在产业链中所处位臵:氨纶原材料有PTMEG和纯MDI,依托于集团的大宗采购优势,公司在核心原材料在采购上成本相对偏低。

氨纶是聚氨酯弹性纤维的简称(Polyurethan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合成纤维,具有断裂伸长率大、弹性回复率高、耐疲劳性能好、耐腐蚀、耐光、耐热等优异性能。氨纶是由软链段和硬链段两种链段组成的,软链段一般为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赋予氨纶良好的拉伸性能,一般能够拉伸 6~7倍;硬链段一般由异氰酸酯和扩链剂组成,是具有结晶性并能横向交联的芳香族二异氰酸酯链段,能防止横向滑移,赋予氨纶一定的强度和回弹性。氨纶因为弹性太大,不能单独做成纺织品,而是少量添加到纺织品当中,作为纺织品中的“工业味精”,氨纶主要用于编制有弹性的织物,通常将氨纶丝与其他纤维混纺供织造使用,一般含氨纶 5-25%。氨纶是化纤家族中唯一只有长丝而没有短纤维的品种,既可在针织机上直接与其它化纤长丝交织,也可先与其它纤维一起制成包覆纱、包芯纱、合捻纱和氨纶裸丝等形式,再在经编、纬编、机织等设备上进行加工织造。氨纶是现代纺织服装工业必不可少的“类味精型”纺织原料,并在医疗、汽车等产业用领域逐步推广运用。

服装领域应用:氨纶面料氨纶可用于为满足舒适性要求需要可以拉伸的服装,如:专业运动服、健身服及锻炼用服装、潜水衣、游泳衣、比赛用泳衣、篮球服、胸罩和吊带、滑雪裤、迪斯科、牛仔裤、休闲裤、袜子类、护腿、尿布、紧身裤、带子、内衣、连体衣、氨纶贴身衣、男性芭蕾舞演员用的绑带、外科手术用防护衣、后勤部队用防护衣、骑单车用短袖、摔跤背心、划船用套装、内衣、表演服装、定性服装等。在使用时都会大量加入其他纤维如棉、聚酯混纺,以将光泽降低到最小程度。

除了传统的服装、装饰等领域,氨纶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深化和细化,不断向医疗、通信、航空等许多方向拓宽。例如,医用保健纺织品方面,氨纶由于其高弹性的特点,可以用来制作治疗静脉曲张的医用压力袜。新科技方面,旭化成纺织公司将氨纶纤维“ROICA”制成“能伸缩的电线”,计划在机器人领域获得性能评价后推广到其他用途领域。

近年来,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以及下游需求的差异化,面料中的含氨量从最初的 3%,提高到目前的 5-8%之间,部分高档内衣提高到 10%左右,风靡美国的 Spanx塑身内衣,面料中氨纶含量高达 20%,从而能够拥有极强的张力和弹性回复力。2016年我国研究者更是研发出了氨纶含量高达 35%的针织塑身面料。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氨纶在纺织物中的添加比例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在销售模式上,华峰氨纶采用直销为主,通过直销渠道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市场和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开发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差异化品种。


3、公司产能
公司现有氨纶产能11.7万吨,其中本部拥有5.7万吨,配有热电厂,供应部分生产用电;重庆 6万吨。

另有重庆10万吨氨纶产能在建,第一期6万吨/年,实施时间2017 年~2019年8月完工试生产;第二期4万吨/年,实施时间2019年~2021年12月完工,试生产。


4、经营情况

氨纶产品构成了公司100%的收入;细分产品结构看,40D规格的约占收入的一半,其余的为 30D、20D以及粗丝。

近几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速较快,特别是公司重庆基地投产后;历史上看 2008 年-2017年,收入复合增幅 16.9%;净利润复合增幅 9.1%;其中考虑到当时氨纶价格较现在高,销量增速要略高于收入增速。


、行业情况

1、行业产能   

目前全球氨纶产能约100万吨,生产集中在韩国、日本和德国。其中中国产能约为75万吨。

国外氨纶生产集中度高,而国内相对较分散,集中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趋势一:产能向西部转移;受环保、能源、人力等成本压力,氨纶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华峰氨纶向重庆、泰和新材向宁夏、新乡化纤本身就在河南地区。

趋势二:集中度提升;未来 3-5 年,随着氨纶龙头企业产能扩张,成本优势更强,势必将导致氨纶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直至退出,产能靠后的企业,单一装置规模偏小,成本劣势明显;不过,由于部分企业设备折旧完成,采用非连续式生产,要完全退出市场尚有一定时间。我们估计 2019 年氨纶行业产能集中度提升到 61%;其中华峰氨纶产量预计超过国内总产量的 20%。


2、产能与产量:2016-2017产量增长放缓;2018年又有所增加

我国产能2017年在75万吨左右,产量在56万吨左右,开工率 75%附近。2018年新增产能估计不低于5万吨,集中在大厂,包括新乡、晓星、杜钟、如意等。

从产量增速看,2012-2014年国内产量平均增速高达 24%;但随后的三年2015-2017年产量增速放缓到平均 3%;根据 wind 数据,截止 2018年6月份的累计产量33.7万吨,同比增速达13.7%;因此,今年的实际开工率提升明显,估计在80%左右。


3、全球氨纶行业公司比较

第一梯队:产能大于10万吨的:韩国晓星、华峰氨纶晓星的产能份额占比为25%,考虑到其产能利用率较高,实际的市场份额预计在 30%左右;华峰氨纶目前在全球的份额为12%;未来公司的产能进一步投放,与晓星的市场差距逐渐缩小。

第二梯队:产能规模大于5万吨的:英威达、新乡化纤、华海、泰和新材:市场份额均为 8%左右。

第三梯队:其他产能小于5万吨的,大部分均在 2 万吨左右甚至更小的规模;大约有16家企业,合计规模约19万吨。


3.1 第一梯队:韩国晓星与华峰氨纶:规模与盈利能力第一梯队
晓星有七个业务部门,纤维(Textile)、工业材料、化学、电力与工业系统、建筑、贸易、金融和其他;其中,纤维部门的收入仅占17%,但是利润贡献达到35%,是第一大盈利部门;该部门包含氨纶、尼龙和聚酯,其中70%均是氨纶。

2017年晓星的纤维部门收入约125亿元,华峰氨纶收入约41亿元;考虑到未来华峰氨纶仍有10万吨在建氨纶产能,完全投产后,将大大缩小与晓星的氨纶收入差距。

从毛利率看,晓星与华峰氨纶基本不相上下;2016 年以来,随着公司重庆产能的投产,毛利率有追上晓星的趋势。

晓星的优势在于全球布局,特别是在越南,劳动力成本、公用电力等成本低;且在前面4年免税,在随后的9年税收减半(正常的税率为22%)


3.2 第二梯队:产能规模大于5万吨的:英威达、新乡化纤、华海、泰和新材

英威达(Invista):前身为杜邦纺织与室内饰材,拥有莱卡(LACRA)品牌,是杜邦重要的盈利部门之一;2004年4月30日科氏工业集团的附属公司从杜邦公司收购了英威达,并将KoSa公司合并入英威达旗下;尽管英威达具有显赫的历史记录,但是从规模看,毫无疑问,英威达已经逐渐退出了该领域的龙头竞争,可能一方面是氨纶行业的盈利能力下滑达不到投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公司的整体布局、技术更新没能完全跟上晓星和华峰的步伐;所以,我们将公司归为第二梯队。

华海氨纶为非上市公司,属于浙江华海机械集团,规模较大,盈利能力不详。

新乡化纤与泰和新材:新乡化纤经过几轮的募集项目后,在氨纶部门的收入逐渐增加;从毛利率看,2008-2011年,三家企业的毛利率较为接近,但是从2013年后华峰氨纶的毛利率逐渐提升,显著好于新乡与泰和,在2016年的低谷期优势较为明显。


3.3 第三梯队:产能低于5万吨

我们将产能低于5万吨的归于第三类:福建恒申、江苏双良、杭州邦联、常熟泰光(韩企)、绍兴四海、诸暨雅迪、杭州益邦、海宁薛永兴、杜钟氨纶,以及 Tk chem(韩国企业3万吨)、旭化成(日本企业,2.47万吨)以及其他更小的产能在 1 万吨以下的企业。


、供需分析

1、需求面:总体快速增长,但近期需求有一定放缓

受益于纺织行业发展和消费升级、氨纶的需求增速明显快于纺织工业。

2010-2017年国内氨纶产量增速达10.47%。

一方面是国内纺织服装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氨纶需求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高档面料需求不断增长,随着氨纶价格的不断下降,使用量在不断增加。

根据中纤网的统计,目前国内氨纶下游圆机、包纱、棉包、经编和花边的开工率是低于 2017年同期水平,也低于2016年的开工负荷。但预计开工负荷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也不大了。


2、供给端:产能过剩加剧,龙头厂商将充分受益

随着产能的扩张,以及下游消费升级的不断推进,氨纶由昔日的“贵族纤维”逐渐开始“平民化”,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服装生产中。近几年国内氨纶产能一直维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2017年氨纶产量为 53.29万吨,同比增速为4.08%。

2017年,氨纶市场供需仍是主要矛盾,年内由于产能释放的利空延期兑现和利好因素多重影响,使得氨纶行情相对走强,行业价格、利润、需求、回款等方面较去年同期明显好转,但是下游需求增长不明显,行业仍将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近年随着多头纺技术的发展,氨纶行业新增产能的生产成本优势进一步体现,行业发展格局呈现大厂规模化,中小厂商边缘化的趋势。新一轮扩产主要集中在大厂商,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而中小企业受环保政策日趋严格,成本端没有竞争优势,面临更新换代或淘汰的压力。


四、氨纶价格

1、氨纶价格:原材料价格下滑,氨纶报价回落

2017年氨纶价格整体呈上涨态势,年初延续了2016年的大涨之势,原料市场价格上行带动氨纶价格上扬,涨至4月份开始平稳回落,8月份在成本压力下氨纶重拾涨势,年末趋弱收尾。2018年随着原材料价格回落,截止目前,40D规格的氨纶市场均报价在 34000元/吨。


2、生产成本

氨纶主要原材料有PTMEG和纯MDI,依托于集团的大宗采购优势,公司在核心原材料上的采购成本相对较低。PTMEG成本占比约55%,纯 MDI成本占比约21%,其余为电力折旧蒸汽及DMAC等各种辅料。

各地区由于要素成本略有区别,因此各企业的成本有一定差异;比如西部重庆、宁夏地区的人力成本和电力成本较东部沿海便宜。


2.1 PTMEG价格:价格平稳,与煤炭和BDO价格关系密切

BDO 目前国内产能约186万吨左右;装置开工率约70%;年产量估计在130万吨;国内THF产能约 133万吨,装置开工率约 50%;由于国内BDO主要是炔醛法工艺,需要配套煤炭资源;主要产地分布在西北地区(据金联创统计,2013-2014年期间中国大陆地区陆续停车的顺酐法装置有41.8万吨)。

PTMEG 国内产能约75.6万吨,开工率一般,7月开工率估计在50%左右;原料看,一吨PTMEG大约需要1.36吨BDO。

据天天化工网,PTMEG的下游最大的是氨纶领域,2016年底占比 88.33%,其余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和PU树脂等领域;我们估算国内氨纶对 PTMEG的需求2018年在46万吨左右; 暂时看 PTMEG产能产量不会对氨纶构成实质性瓶颈。

PTMEG、BDO价格走势比较接近,相关系数达 87%以上;(氨纶与PTMEG价格相关性在 76%左右)而二者与煤炭价格也有较大关系。


2.2 纯MDI:高位回落,利好氨纶

纯 MDI价格回落较快,从2018年初的历史高点3.5万元/吨附近,下降到10月份的约2.3万元/吨,氨纶行业在纯MDI上的成本压力大大减弱,理论上的成本减少约1800 元/吨。


2017年PTMEG和纯 MDI价格整体均呈上涨态势,年初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的大涨之势。2017年PTMEG走势稳中向好,价格一路稳步上升,走势大体呈“台阶式”。截止目前,PTMEG 市场均报价在18000元/吨,较年初的19500元/吨下跌8.3%左右,而纯MDI价格则显现更多的波动性,走势大体呈“波浪式”。截至目前,MDI 市场均报价在22500元/吨,较年初30750元/吨下跌27%左右,氨纶价格随之下滑。


五、盈利预测

1、销量预测

公司2018年暂无产能增量,预计2019年新增产能6万吨,产量假设增加3万吨;2020年产量再增加3万吨。


2、原材料价格

——假设纯 MDI 适度回落,以 2015-2018 年的平均价格为参照。

——假设上游煤炭以及 PTMEG 价格适度回落。


3、行业估值比较

与晓星TNC相比,华峰氨纶的估值处于合理位置;与国内的其他氨纶公司相比,收入增速更高,估值更为合理,与整个化纤行业相比,PE和PB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预计公司2018-2020 年的净利润分别是:4.50 亿元、6.08 亿元、7.13 亿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是15.22、11.27、9.61倍;PB 估值为1.79、1.55 和1.35 倍。



贤盛投资 - 合格投资者认定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请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

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管理人等相关机构和人员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基金未来实际表现,证券投资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进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