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扫,关注微信

所在位置:首页 > 贤盛思享 > 贤盛视点

数据眼看投资‖公司篇——【博迁新材】

来源:贤盛投资 发布时间:2021-03-21 14:50:00

一、行业简介

1. MLCC产业链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MLCC) 由印好电极(内电极)的陶瓷介质膜片以错位的方式叠合起来,经过一次性高温烧结形成陶瓷芯片,再在芯片的两端封上金属层(外电极)而制成。MLCC不仅有电容器“隔直通交”的特点外,还具备等效电阻低、耐高压、耐高温、体积小、容量范围广等优点,是当今最常见的陶瓷电容产品,已应用到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工业领域中。

MLCC向小型轻薄化、高电容量化发展 - 韩国三星电机也紧随日本制造商的步伐,在高端精密MLCC上加大投入、扩张产能。高端精密MLCC的需求将逐渐加大,特殊材料发展机会来临。


2. 全球前十大MLCC制造商


3. MLCC全球/中国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约为157.50亿 美元,2019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58.40亿美元,到2023年预计将达 181.90亿美元。在国内MLCC市场规模方面,2018年中国MLCC行业市场规模约为 434.20亿元,2019年中国MLCC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438.20亿元,到2023年预计将达533.50亿元,中国MLCC的行业规模将不断扩大。

高端 MLCC 前景光明,5G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为主要核心驱动力 - MLCC通常用于动力引擎、转向引擎、怠速停止、再生制动、发动机驱动等多个环节。不同车型的MLCC用量差异较大。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汽车新能源化使得每辆车的MLCC使用量从1,000-3,000颗增加到3,000-6,000颗,最高可达10,000颗。其中,动力系统带来的MLCC增量最大,根据Murata的数据显示, 电动车动力系统使用的MLCC数量为2,700-3,100颗,并且主要是高端产品,而传统燃油车动力系统使用的MLCC数量为450-600颗,且均是常规型号产品。


4. 高端金属粉体材料量产制作工艺及特点

高端金属粉体材料不同于传统的粉末冶金材料行业,为达到下游电子元器件企业对于产品小型化、轻薄化的要求,粉体的粒径需要远小于传统的粉末冶金材料,导致制造工艺也有显著差异。


5. 镍粉是 MLCC 重要原材料,日本企业占据主要份额

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粒径普遍在 10 微米以下,并且趋向从微米级向纳米级 方向缩小。目前,MLCC 内电极用金属粉体粒径一般在纳米及亚微米的范围内,外电极用金属粉体粒径在 10 微米以下。传统 MLCC 一般采用 Ag/Pd 内电极或 Pd 内电极,有耐高温共烧、电阻率低、熔点较高的特点,但成本较高。近年来,因 MLCC 技术广泛使 用的 BME(贱金属电极)具有成本低、性能优等特点,得到迅速发展。BME MLCC 所 使用的内部电极材料为镍,与传统 Pd-Ag 电极相比,镍电极除成本较低外(仅为 Pd30- Ag70 电极的 5%左右),还具有如下优势:镍原子或原子团的电迁移速率较贵金属电极 小,可提高 MLCC 的稳定性;耐蚀性和耐热性好,工艺稳定性高;电阻率相对较低,可 降低 MLCC 的等效串联电阻,提高阻抗频率特性;机械强度高,抗折强度较大,有利于 抵抗在装配及基体切割时的应力作用。超细镍粉逐渐取代贵金属作为内电极材料,到目前为止,BME MLCC 已经占到全部 MLCC 的 90%以上。


6. MLCC成本构成


7. 全球 MLCC 镍粉市场空间


8. 全球 MLCC 镍粉主要生产企业

MLCC 用镍粉要求球形度好、振实密度高、电导率高、电迁移率小、对焊料的耐蚀 性和耐热性好、烧结温度较高、与陶瓷介质材料的高温共烧性好等诸多细节指标,因此, 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制造业对所需的工艺设计、工艺装备和过程控制的要求非常高,很多关键技术要求都需要通过非常复杂、细致的工艺过程来实现,金属粉体材料制备方法无论是基于何种方法都须依靠复杂的工艺流程和高昂的设备投入完成,生产过程具有技术工艺要求较高、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目前世界上能够工业化量产 MLCC 等 电子元器件用镍粉的企业较少,除了中国大陆的博迁新材外,皆为日本企业,分别是 JFE 矿业有限公司、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昭荣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东邦钛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二、博迁新材市场竞争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 主营业务简析


1. 公司简介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2010年11月在江苏省宿迁市注册成立的江 苏博迁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江苏博迁新材料有限公司,并于2016年整体变 更设立股份公司。从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公司通过3次股权转让和6次增资协议完成对股权架构的调整,在2020年12月8日挂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博迁新材主营业务为高端纳米金属材料,是MLCC用镍粉的龙头企业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业务,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纳米金属材料领域,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纳米金属材料研发和 产业化应用的先驱者之一。

公司生产的纳米级和亚微米级镍粉,亚微米级和微米级铜粉、银粉、合金粉等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以及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中电子元器件制作中。主产品MLCC用镍粉不仅在国内占据高端金属粉体材料龙头地位,在全球范围内也只有极少数企业才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并实现商业盈利。


2. 主营产品镍粉

镍粉作为公司最主要产品 - 据公司招股说明书,2020年上半年自产镍粉营收占比88.38%,铜粉营收占比6.76%,银粉营收占比4.80%,合金粉营收占比0.06%。从公司的毛利构成来看,约80%以上的贡献来自于镍粉、铜粉和银粉三类纯金属粉体,其中镍粉和铜粉的毛利率水平远高于公司其他产品。


3. 股权结构


4. 销售模式 - 直销是主要销售手段

直销是公司的主要销售手段 - 直销收入占比常年稳定高于94%。


5. 境外MLCC等电子元器件生产商占据公司下游消费的主导地位

境外MLCC等电子元器件生产商占据公司下游消费的主导地位, 从2016年的47.28%提高至2017年的75.49%,并从2018年起占比提高至80%以上。


第二部分 市场竞争力简析


1. 公司是国内电容器电极镍粉行业标准唯一制定企业

公司作为唯一起草和制定单位,负责了中国第一部电容器电极镍粉行业标准(标准编号:YS/T 1338-2019)的起草及制定工作。该标准已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 公司产品属于高端材料,主要应用于某些特殊领域,行业壁垒高

公司的超精细镍粉专供于下游 MLCC生产制作。

下游MLCC企业产品验证周期长,行业壁垒高&客户粘性强 - 「行业壁垒高」下游企业对产品测试周期通常可达2-3年。「客户粘性强」无法任意调整产品的技术指标参数,下游企业一旦完成工艺评定并投入商业化生产,上游材料供给和下游生产工艺就会形成粘性。若随意更换材料供应商会对产品稳定性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3. 公司核心产品MLCC用镍粉传统工业化量产的方式较同业竞争对手具备优势

从同行业的日本厂商官网披露的数据看,目前大规模生产的镍粉产品,粒径大多集中于 100-600nm。 博迁新材大规模量产的 80nm 镍粉粒径已达到全球顶尖水准,并成功应用到三星电机的 MLCC 生产过程中。

制造工艺优势/劣势博迁新材目前公司核心产品MLCC用镍粉传统工业量产的方式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项下细分可分为高能球磨法、蒸发-冷凝法等十余种。还有自主研发的常压下等离子体加热气相冷凝法制备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常压下等离子体加热气相冷凝法制备技术,不同于业界其他竞争对手使用的工艺流程,既不需要有害气体作为反应原料,也不会反应产生有害有腐蚀性的尾气,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绿色友好。同时,该制备工艺生产流程短,既适合于大批量常规粉体产品生产,也适合于客户定制的小批量特殊规格粉体生产,生产灵活度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利用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和设备的使用效率。全球同业竞争对手等离子电弧法和羰基镍热分解法现存技术上较难同时兼顾制造成本、环境污染和量化规模这三个行业内非常重要的指标。


4. 公司拥有国内大型金属粉体材料生产基地,是全球领先纳米级金属粉体材料供应商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国内大型金属粉体材料生产基地,物理气相法金属粉体生产线92条, 其中镍原粉生产线86条,年生产能力达1,720吨;铜原粉生产线4条,年生产能力达 122.4吨;银原粉生产线2条,年生产能力达40吨。


5. 公司核心客户是三星电机系MLCC巨头

公司与三星电机保持了长期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

双方分别于2017年5月和2020年3月签署《合作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书》。其中,公司根据海外客户需求迅速扩产,新建物理气相法金属粉生产线56条,正式商业化量产全球领先的80nm镍粉。同时,公司约定了三星电机向其采购相关产品的条款,在2018至2020年期间,三星电机每年向博迁新材、广新纳米至少采购80-300nm镍粉500公吨,三年总采购量不低于2,100公吨。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公司对三星电机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1.51%、72.79%、83.47%和69.32%。

三星电机是目前全球规模领先的MLCC生产商,全球市场占有率一直高于20%,稳居行业Top 2。

三星电机属于MLCC生产领域中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客户。博迁新材可以与其长期合作,预示着博迁新材的产品品质是可以的,研发力度、生产工艺、产品品质都是可以得到下游客户认可的。


6. 主营产品同行业竞争企业

能够符合工业化量产MLCC级镍粉的企业除本公司外主要集中于日本,且公司主营产品同行业竞争者多居于海外。


三、博迁新材财务数据

1. 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情况

2020年1-3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1亿元, 同比增长14.27%: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5.23%。

2020年前三个季度营收及净利润增长,主要原因有两点:(1)下游需求回暖带动镍粉销量上升,且 2020年3月20日起镍粉产品出口退税税率由 10%上调为13%,叠加因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600nm镍粉部分实现销售,转销相应存货跌价损失金额:(2)下游需求同时拉动铜粉销量增长,内外销结构的变化推动平均售价有所提升,直接推动毛利整体上升。


2. 公司研发投入巨大、科研储备雄厚

公司长期注重技术研发能力的培养和累积 - 从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的投入分别为1029.16万元、1,197.74万元、2,029.83万元、1,760.06万元和927.9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91%、 3.71%、3.85%、3.66%和3.62%。其中,在研发人员薪酬上的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 主要是因为公司不断引入技术人才充实研发团队力量。目前,公司拥有一支以海内外专家为核心的高素质研发团队以确保产品技术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尤其是核心业务电子用金属粉体材料领域,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不断扩大材料的应用领域。

截至公司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已获得专利总计98项,其中境内专利97项,包括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境外(美国)专利1项。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专有技术,“常压下等离子体加热气相冷凝法制备技术”,已大批量生产商用金属粉体材料。


3. 公司各粒径镍粉销售额(百万元)及单价(元/吨)


4. 公司 80 纳米镍粉销量及销售额占比

近年来,高端的 80nmR 镍粉销量占比提升带动公司镍粉产品均价提升。越细粒径的粉体生产难度更高,因此单价也更高。80nm 型号产品 价格 2018 年稳定在 1,200 元/公斤水平,约为其他粒径产品单价的将近四倍。

由于 MLCC 不断向小型化发展,所需原材料金属粉体粒径也不断变小,应下游客户需求,公司于 2016 年研发成功并逐步量产供货 80nm 型号的镍粉产品,由于该产品符合市场及客户制造更小体积 MLCC 产品的需求,客户后续不断加大采购量,使得 80nm 型号产品销量及占镍粉总销量的比例大幅提升。2017 年-2019 年公司 80nmR 镍粉销量占比分别为 4%、8%和 27%,销量占比快速提升,带动公司平均单价持续提升。


四、博迁新材未来成长性

1. 未来发展点:研发锂电池负极材料并推动产业化

公司在电动汽车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开展研发 -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公司董事长王利平表示:“眼下最大的问题在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足,这一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电池上。”他同时表示,通过调整电池负极材料,可极大提升电池的充电效率,从而大大延长汽车的续航里程。博迁新材以此为切入点,在电池相关的材料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200纳米球形硅粉项目旨在以满足锂电池负极材料、太阳能电池涂料等生产需求 - 该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设计一套制粉设备;(2)利用高温等离子体将粗颗粒硅粉瞬间气化;(3)采用特制的超细粉过滤器系统;(4) 采用先进的气相分级技术。该材料的终端应用集中在新能源电池、光伏、航空航天等领域。


2. 上市筹资后,计划进一步提高产能产量以满足客户需求

超精细镍粉 - 五年后产能可提高1260吨,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及搬迁升级项目”建成后,年产亚微米级、纳米级镍粉将提高740吨。年产微米级、亚微米级铜粉将提高80吨。年产微米级、亚微米级银粉将提高20吨。项目建设期为3年, 第2年开始运营,产能达到20%;第3年产能达到60%;第5年起完全达产。

“年产1200吨超细纳米金属粉体材料项目”建成后,年产亚微米级镍粉将提高520吨。 项目建设期为1.5年,第2年开始运营,产能达到30%;第4年起完全达产。


3. 三星电机在天津开发区投资兴建汽车用MLCC工厂,博迁新材与其的进一步合作可期

三星电机在天津开发区投资兴建汽车用MLCC工厂,该项目预计于 2020年全面投产。深度合作的两家公司有望进一步加深合作。


五、博迁新材盈利预测


六、可比公司估值情况

但以上三家同行业上市公司与博迁新材的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具可比性的公司为国瓷材料,其主要产品为MLCC电子陶瓷材料,与博迁新材的镍粉材料属于MLCC产业链的同一原材料环节。


七、小结

推荐关注博迁新材。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从行业角度上来看,A. MLCC向小型轻薄化、高电容量化发展。B.日韩企业皆在高端精密MLCC上加大投入、扩张产能,上游特殊材料发展机会来临。C.高端 MLCC 前景光明,5G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为主要核心驱动力。从数据上来看,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汽车新能源化使得每辆车的MLCC使用量从1,000-3,000颗增加到3,000-6,000颗,最高可达10,000颗,且主要为高端产品。2)推荐关注博迁新材,因为其主营业务为高端纳米金属材料,是MLCC用镍粉的龙头企业(镍粉是 MLCC 重要原材料)。公司生产的纳米级和亚微米级镍粉,亚微米级和微米级铜粉、银粉、合金粉等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以及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中电子元器件制作中。主产品MLCC用镍粉不仅在国内占据高端金属粉体材料龙头地位,在全球范围内也只有极少数企业才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并实现商业盈利。3)镍粉作为公司最主要产品。据公司招股说明书,2020年上半年自产镍粉营收占比88.38%。4)博迁新材的镍粉较日本竞品而言,竞争力强。从同行业的日本厂商官网披露的数据看,目前大规模生产的镍粉产品,粒径大多集中于 100-600nm。 博迁新材大规模量产的 80nm 镍粉粒径已达到全球顶尖水准,并成功应用到MLCC行业第二大企业三星电机的 MLCC 生产过程中。80nm近年来需求增长明显,采购量的上涨带动公司产品均价提升,利润增厚显著。5)公司所处行业进入壁垒高&客户粘性强。「行业壁垒高」下游企业对产品测试周期通常可达2-3年。「客户粘性强」无法任意调整产品的技术指标参数,下游企业一旦完成工艺评定并投入商业化生产,上游材料供给和下游生产工艺就会形成粘性。若随意更换材料供应商会对产品稳定性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6)产能方面,公司拥有国内大型金属粉体材料生产基地,物理气相法金属粉体生产线92条, 其中镍原粉生产线86条,年生产能力达1,720吨;铜原粉生产线4条,年生产能力达 122.4吨;银原粉生产线2条,年生产能力达40吨。7)未来成长性主要体现在:A.产能进一步提升后,业绩增厚可期。B.三星电机在天津开发区投资兴建汽车用MLCC工厂,博迁新材与其的进一步合作可期。C.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的研发值得予以期待。



贤盛投资 - 合格投资者认定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请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

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管理人等相关机构和人员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基金未来实际表现,证券投资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进入网站